东西部协作 | 沿河民族中学:教育帮扶显成效 东西协作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27 22:19:38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踏入沿河自治县民族中学,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长达近百米的主题文化墙,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内容,瞬间吸引了来访者的目光。校长庾用剑告诉笔者:“我们的硬件设施,已经超越了东莞的一些学校标准。”这不仅仅是对学校硬件条件的自信,更是对沿河民族中学近年来文化建设成果的肯定。
沿河民族中学,始建于1941年,拥有83年历史。面对近年来的管理挑战和文化建设瓶颈,学校积极探索发展之路。2022年7月,庾用剑带领教师团队从东莞市长安中学出发,开展教育帮扶,他担任起沿河民族中学的校长。两年间,通过团队和师生共同努力,使学校焕发新活力,展现教育改革新气象。
师生风貌全面提升,团结协作重塑信赖基石
初次踏入沿河民族中学,帮扶团队注意到一些问题。庾用剑形象地将学校教学模式总结为“五个一工程”:即仅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本教辅、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以及“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面对这一现状,重塑校园文化自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振师生精神风貌,已成为团队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该校的这场改革之旅中,不仅有来自东莞的资深教师团队,贵州省思南中学的5名贵州本土精英教师也倾力加盟,共同组成了帮扶队伍的坚强力量。
在校领导的坚强引领下,帮扶队伍深入开展了调研工作,全面推进学校全方位革新。他们确立了以“严·和”(严格管理、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精心制定了《“十四五”学校发展规划》,并对学校的《章程》进行了细致的修订。团队深耕学校八十余年的文化底蕴,巧妙地将东部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致力于打造“民族、艺术、科技”三大学校特色。
校园内,“肉莲花、摆手舞大课间”“土家山歌”等主题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开展。这些活动立足于本土的乡情、乡音、乡韵、乡味,不仅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更以其独特性展现了校园的积极风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
同时,学校以32门校本课程为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中,既有剪纸、傩戏面具、民歌、象棋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科学实验、学科拓展、艺术融合等现代元素的融入,使得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团队还致力于完善制度文化,传承校史文化,举办了“三节两礼”等传统活动,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推行主题实践活动,探索家校社共育新模式。借助媒体力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构建了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推动了学校的全方位变革。
这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让学校在党建、文化、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赢得了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改革之路从不容易,帮扶团队在过去的两年中,为学校的发展付出了所有的热情和努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初见成效的第一个校园开放日上,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全校师生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家长们的赞誉。
“推门课”策略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基于坚定的自信,帮扶团队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设定为新的核心任务。依照“走出去,请进来,校本教研”的策略,沿河民族中学的200名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先后赴东莞长安中学、思南中学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进行学习培训。同时,学校邀请了来自东莞、重庆等地的50多位教育教学专家来校开展示范课和专题讲座,汲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和教学方法。
在沿河民族中学,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方式,成功构建了“团队带团队”“师傅带徒弟”的传承体系。帮扶团队的成员与本校46位教师建立了师徒关系,他们定期相互听评课,并指导徒弟进行示范课教学,以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能力,庾用剑专门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开设了专题培训,分享了他的个人成长故事,并传授了班主任和课堂教学的宝贵经验。此外,学校还不定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
为了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校积极推进“一三五七”课堂教学改革。“一”是一个核心:核心素养;“三”是三个环节:课前(精心准备)、课中(高效教学)和课后(精准练习);“五”是课堂教学五个步骤:情景引入、互动探究、练习巩固(展示交流)、拓展提升、归纳总结;“七”是牢牢把握一堂好课的七个要素:目标明确、激情投入、巧于设问、及时点评、精讲精练、拓展延伸、善用媒体。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通过参与教师研修活动,教师们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掌握了更科学、更有效的授课方式,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们还主动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积极进行创新性教学研究,并主动申报研究课题。在市县优质课比赛中,沿河民族中学的教师成绩斐然,科研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目前,学校还积极推进行政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庾用剑说,“今年的推门课,我就听了200多节,老师们对这样的听课制度难免会有一点压力。但它在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效率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两年来的努力有了成效。2024年高考,学校925名学生中,332人一本上线,上线率35.89%;743人本科上线,上线率80.32%,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任务。学校连续三年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认可:2022年9月,中共铜仁市委 铜仁市人民政府对学校进行了表彰;2022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复查评估;2023年4月,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贵州省招生考试工作先进单位;同年9月,又被铜仁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23年12月,在贵州省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监测中,获得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虽然沿河民族中学距离成为省级一类示范性高中还有一段征程,但如今学校的老师们都积极行动起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庾用剑满怀信心地表示:“我们学校正以每年上一个新台阶的速度,稳步地向前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