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金融为风兴梵天净土

发布时间:2024-12-14 18:39:15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今年以来,铜仁市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以金融活水浇灌产业之花,助推铜仁市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科技金融服务推荐会现场。



 科技金融成就高新产业 



10月30日,在铜仁高新区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激光切割生产线上,一台台机械手臂自动抓取、码放、检测……


“今年我们与工行贵州铜仁分行签约了‘科技e贷’,无需抵押物,最高额度能贷1000万元,线上审批非常方便,还有专业金融团队服务,这让我们在节本增效上大有可为。”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伍天贵介绍。


该公司是一家以光学镀膜、光学材料零配件研发、设计、产销、加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与国内贸易为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领先的集光学元器件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内一线大牌都是公司的大客户,主要提供移动终端的光学红外截止滤光片。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建成21条真空镀膜生产线、12条激光切割生产线、15条贴合封装线、14条全自动检测生产线。自2020年以来,公司产值、出口创汇连续3年实现复合型增长20%以上,今年一季度,实现产值超7000万元。


激发科技金融放水,让高新产业涨潮。今年以来,铜仁积极推广“科技e贷”“火炬创新积分贷”“孵化云贷”等10项专属科技金融产品,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今年上半年,铜仁市科技类企业贷款余额超100亿元。



 绿色金融护航生态建设 



“我的‘梵净生态账户’可抵扣250分,授信额度提升到30万元,年利率从5.5%降至4.65%,利息每年可减少3000多元。”江口县双江镇曾家港村村民任志华告诉记者,“梵净生态账户”让他首次享受到了生态行为带来的福利,解了民宿装修改造的燃眉之急。


“梵净生态账户”是针对个人和企业在日常生产、生活、经营过程中的生态行为与成果进行信息数据采集,通过指标评价赋予一定分值的虚拟账户,以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保护、生态金融5个一级指标作为个性化积分评价标准。生态林资产、粮食作物生产、购买新能源设备、参与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147项指标,都可在生态账户里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积分。


铜仁市紧抓江口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在全市推广生态账户,聚焦“六大生态产业”,用好用活信贷工具,提高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打通“生态-金融-经济”之间的转换渠道,架起生态金融经济的绿色桥梁。


截至9月底,铜仁市生态账户共建户9万户,累计运用生态积分发放贷款74.33亿元,惠及6.38万户经营主体,其中再贷款支持18.75亿元,为贷款主体节约融资成本约5789万元,绿色贷款余额382.17亿元。



 普惠金融助力强村富民 



“我们的产品全网电商单日销售额首次突破600万元,单量超过20万单。”铜仁市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党支部书记、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诚喜出望外。


得益于普惠金融政策对该公司的大力支持,不仅陆续补齐了公司的精深加工链条短板,还促进公司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强村富民的重要生力军。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信用评价,完善信用评价数据共享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不会贷的信贷难题。”思南农商银行派驻该公司财务辅导员张毅介绍,去年向该公司新增贷款490万元。


如今,公司具备国内先进生产设备设施16套,年加工鲜薯15万吨,生产淀粉2.5万吨、粉丝1.2万吨,生产包装1亿桶方便酸辣粉,开发红薯类产品30余个,成为贵州目前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红薯粉加工企业。今年上半年,公司酸辣红薯粉系列产品销售总额2.49亿元,同比增长100%。


不仅如此,在“肉牛产业贷”“兴村贷”等金融产品的支持下,周寨村建立了200余头本土优质黄牛养殖场,红薯酒、腊肠加工厂,红薯渣饲料加工厂,形成了集红薯种选育、种植、加工生产、产品研发、销售、薯渣烘干利用于一体的种植养殖相结合的全产业链。目前,思南农商银行已通过供应链融资模式向该县红薯产业链上的25家村集体经济授信1.5亿元。


思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官鑫介绍,该行围绕思南县肉牛、生态茶、红薯“一主两辅”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推出“茶园贷”“肉牛产业贷”“兴村贷”等普惠金融产品,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截至9月底,该行新发放涉农贷款3.9亿元,惠及1400余家企业、家庭农场及农户等。


为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力量,铜仁市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壮大15项任务、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8条举措,加强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领域金融服务。同时,开展民营经济融资服务年行动、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六穗”行动,推行产业链融资联络员、金融辅导员制度,编制《金融助企惠民电子手册》,创新产品模式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


与此同时,对农业特色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量身定制红薯种植“兴村贷”“信用+肉牛活体抵押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开展普惠诚信首贷服务,为农业优势产业提供“一链一策”金融支持,提供财务辅导等综合服务。

截至9月底,铜仁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95.94亿元,同比增长18.85%,支持9.93万户普惠小微主体,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54个BP。目前,铜仁市普惠金融领域逐步实现量增、面扩、价降。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