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四措并举”建好村级后备力量“蓄水池”
发布时间:2025-04-13 23:21:11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聚焦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坚持“选、育、管、用”四措并举,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精挑细选“好苗子”,蓄备力量强队伍。坚持“德才并重、优中选优”原则,制定《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政治素质、带富能力等标准,紧盯年龄、学历等硬性要求,由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逐村开展摸排研判,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公开选拔等方式,从现任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返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三支一扶”等群体中“过筛子”,通过村级初审、镇级联审、县级备案程序,确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931人,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71.9%,平均年龄35岁,为下一轮村“两委”换届工作打牢坚实基础。

精心培育“壮筋骨”,培训帮带强素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原则,将村级后备力量教育培训纳入全县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全覆盖轮训。探索推行“县乡联动”办学模式,选派22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赴中山大学开展培训,通过县乡党校对1335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和村“两委”其他干部后备力量进行全覆盖集中培训,并依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补贴学费的方式,支持200余名村后备力量提升学历。明确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名村(社区)“两委”成员或驻村干部作为帮带导师,对每一名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实行“2+1”结对帮带,帮助其在参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综治维稳等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结帮带对子931对。

精细管理“疏枝干”,优上劣下强活力。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要求,村(社区)建立村级后备力量管理信息库,乡镇(街道)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个人档案,详实记录个人信息、培养措施、工作实绩等情况,及时掌握后备人才现实表现,为精准培养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动态管理机制,对后备人才表现情况开展经常性分析研判,对培养成熟、成绩突出的后备人才,及时纳入村“两委”成员,对思想松懈、工作不力的及时进行调整,形成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良好机制。2024年以来,共动态调整30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