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空降!沿河: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大豆害虫

发布时间:2025-06-25 20:25:47 来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当前,正值豆荚螟虫、大豆食心虫防控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沿河自治县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无人机投放赤眼蜂工作,以生物防治技术防控大豆食心虫、豆荚螟,助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区提质增产。


  6月23日上午,在沿河自治县板场镇塘坝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区里,一架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沿着设定好的路线低空飞行,每隔一段距离,便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区地里投放出一个小小的球状物。这些球里,装着的正是豆荚螟虫、大豆食心虫的天敌——松毛虫赤眼蜂。


  据了解,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它的柞蚕卵装在一个鹌鹑蛋大小的 “放蜂器”里,每个“放蜂器”里的柞蚕卵能释放超过3000头赤眼蜂,羽化后的赤眼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豆荚螟虫、大豆食心虫的虫卵内,赤眼蜂幼虫孵化后以害虫的卵液为食,完成生长发育,从而抑制其害虫虫卵的孵化,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豆荚螟虫、大豆食心虫属于生物防治技术,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天敌昆虫,对生态环境友好,能有效保护生态平衡,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体形非常小的卵寄生蜂,体长仅有0.4—1.2毫米,通常为黄色或黄褐色。可自主在田间寻找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的虫卵,并进行产卵寄生。


  “松毛虫赤眼蜂可以寄生在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虫卵内,以虫卵为食,从而将害虫消灭于虫卵期。本次的作业面积达0.89万亩,后期也计划在水稻上投放赤眼蜂。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减轻虫害损失,从而提高粮油作物的单产。”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朱春艳说。


  利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节省了购买化学农药和施药的人工成本,且不受地形、大豆玉米植株生长状况等因素限制,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一架无人机一天可完成上千亩的投放任务,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尤其适合大面积的大豆玉米种植项目区域。大豆豆荚螟、食心虫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大幅度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济效益。


  无人机操作人员舒铭飞说:“我们分为两个小组,深入全县14个乡镇街道进行赤眼蜂投放工作,无人机的投放相比人工来说省时省力,每天能够投放的面积达到1200到1500亩。”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