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近1.6万亩鲜食玉米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2025-07-01 15:41:45 来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当前,正是鲜食玉米成熟采收的黄金时节。在沿河自治县夹石镇鲁家山村紫糯玉米种植基地,成片的玉米植株郁郁葱葱,健壮挺拔。黑紫色的玉米粒颗颗浑圆饱满,沉甸甸的玉米棒挂在秆上。数十名村民穿梭于翠绿的田间,动作麻利地抢收鲜食玉米。清脆的“咔嚓”声此起彼伏,不一会儿,掰下的玉米就装满了背篓。


  鲁家山村种植的紫糯玉米以其独特品质赢得市场青睐,粒粒醇香、软嫩可口,糯中带甜,且富含花青素。相较于传统玉米,其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为保证玉米品质与品相,全程采用人工采收。随后,玉米棒根据订单要求进行分拣装车,直接从田间运往加工厂进行深加工。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采用‘公司+大户+基地’的发展模式进行订单生产。紫糯玉米口感好,市场反响好,亩产3000棒左右。扣除成本,每亩能为种植户带来约1200元的净收益,效益远高于普通玉米。收购商主动上门收购,销路完全不用愁。”种植大户陈亦勇说。


  保障紫糯玉米品质的关键在于及时采收与加工。在谯家镇耳当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满载新鲜玉米的农用车正驶入加工车间。去年投入使用的先进加工设备组成了一条高效流水线,从扒皮、分拣、清洗,到烘干、杀菌、蒸煮,每道工序都精心设计,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锁住鲜食玉米的营养与风味。


  合作社负责人冯秀花说:“今年我们在谯家镇和夹石镇共发展紫糯玉米和黄糯玉米400亩。我们为农户提供种子,待玉米成熟后统一收购,经深加工后销往广东、上海、重庆等地。市场反馈良好,产品品质得到了顾客认可。”


  近年来,沿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5年,在后坪、谯家、板场、夹石、官舟、和平等6个乡镇(街道)发展50亩以上鲜食玉米种植大户16户,建成示范基地3100余亩,示范带动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1.6万亩,预计总产值3000余万元。同时,沿河积极推动玉米产业与肉牛养殖紧密结合,示范基地全面实现种养结合与玉米秸秆循环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效益和生态效益。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