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含绿量”中孕育“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5-07-09 08:54:55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更是铜仁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而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推动铜仁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其中找思路、找方法、找举措。
对于铜仁来说,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根基,擦亮高品质生活幸福底色,增添高水平生态保护鲜明亮色。
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铜仁高质量发展,把握好统一性和多元性的关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做足特色文章,保持战略定力,始终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对选定的主导产业盯紧不放、一抓到底,上下一条心、全市一盘棋,让重点工程真正成为工作重点,以绿色理念为引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之路。
要坚持生态优先、严格保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落脚到增进民生福祉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老百姓在铜仁生活得更加幸福,始终办好“第一政治要件”,持续在锰渣库治理、绿色矿山创建、企业清洁生产、锰渣资源化利用上下功夫,坚决打好锰污染防治攻坚战。
要坚决扛起省委赋予铜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分类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宝贵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同时围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建设,纵深推进“四整治、四提升”行动,持之以恒加大水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河长制,结合河道管理、文明城市建设等工作,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继续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巡逻防护,优化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让群众在绿色家园中享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铜仁的实践证明,当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同频、与产业升级共振、与制度创新互促,“绿水青山”就能真正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持久的发展优势。
今日的铜仁“绿色答卷”,为更多地区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即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色,就能在“含绿量”中孕育“含金量”,在“生态美”中实现“百姓富”。这正是铜仁生态文明建设最动人的注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