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大后方支持抗战的“红色枢纽”

发布时间:2025-07-22 10:50:34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简介: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贵阳设立的公开办事机构,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贵阳交通站。


从1939年1月挂牌成立,至1941年1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为八路军、新四军转运了大批军需物资,转送了大批革命干部、家属和爱国青年到延安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内现设有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复原陈列展览,生动再现了其成立背景、建站历程以及在抗战期间的贡献。

 

175275130587326.jpg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陈曦 摄


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眉:树立旗帜凝聚抗战力量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南京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贵阳成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重庆的南大门,在抗战大后方的战略地位凸显。


“贵州自秦汉以来是战略交通要道,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在贵阳设立交通站,就是为了充分发挥贵阳北接川渝到延安、西邻云南连滇缅、南毗两广通港澳的特殊战略作用。”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眉说,设立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可以保持大后方与延安之间的联系,同时在贵阳树立起一面公开的旗帜。


17527513051746_a.jpg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副官长袁超俊临危受命,筹建八路军贵阳交通站。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负责筹建交通站的袁超俊是贵州人,刚到贵阳时未找到办公地,他就到曾就读的贵阳达德学校请求支持,得到原校长黄齐生和时任校长曾俊侯支持。1939年1月3日,初设于贵阳达德学校的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挂牌成立。后因学校要开学,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搬到了六座碑(即晋禄寺,今贵阳市民生路)租用民房办公。


17527513052991_a.jpg

1939年1月3日,初设于达德学校的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挂牌成立。图为抗战时期的达德学校。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为了躲避日寇飞机轰炸,交通站又租借时任永年药号职员宋鹤轩在威清门外的一栋房屋,建成城外物资转运场。此外,交通站还在青岩租借多处民房,建立了隐秘安全又交通便捷的临时安置点。


17527513057506.jpg

为防止敌人从交通站挑水数量上估算交通站的人数情况,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租用了带有水井的六座碑民房作为新的办公地点。图为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的水井。陈曦 摄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从选址建站到后来搬迁、扩站以及完成隐蔽保护革命家属等党交办的各项任务中,都得到了贵阳进步人士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在杨眉看来,这是贵阳人民支援抗战的一种具体体现,交通站在贵阳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凝聚起了强大的抗战力量。


17527513063526_a.jpg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威清门外租用民房,作为仓库、车库和城外接待站。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建立后,采取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相配合的方式运行,公开工作是为八路军、新四军转运军需物资和人员,秘密工作则是完成中共中央南方局交代的与秘密党组织、地下党员和统战对象的联系工作。旧址内的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交通站的卓著功勋。


17527513064316_a.jpg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转运了大批军需物资。图为华侨捐赠的救护车开往八路军驻地途中。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为抗战物资中转站,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源源不断向重庆、延安转运从香港、越南等地援助八路军的弹药、药品、医疗器械、通讯器材等军需物资。《中国共产党贵阳历史(第一卷)》记载,1939年经交通站运送的物资达150多车。


2.jpg

1939年冬,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将红十字总会捐送的10吨医疗器械和药品安全送往延安。图为1939年10月交通站司机与八路军总政治部同志合影。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作为接待转送安置点,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是党的干部去重庆转延安及去华东新四军总部的必经之地,接待转送过领导人叶剑英、叶挺、张鼎臣等。越南共产党人胡光(即胡志明)也多次住在交通站。此外,交通站还转移安置过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邓颖超的母亲杨振德等革命家属。


17527513079314_a.jpg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租借多处民房,建立了隐秘安全又交通便捷的临时安置点。图为青岩古镇。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在公开工作的掩护下,八路军贵阳交通站还很好地完成了秘密工作,如联系设在贵阳图云关的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特别支部,掩护地下党员顺利开展工作。此外,交通站还积极传递革命刊物,动员爱国进步青年奔赴抗日根据地。


175275130750166.jpg

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中共贵州省工委和八路军贵阳交通站组织贵阳地下党掀起“抗日救亡”高潮。图为当时贵阳南大门城楼的“抗战必胜”标语。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抗战转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反 共高潮,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遭受限制和迫害。据《中国共产党贵阳历史(第一卷)》载,1941年1月21日,八路军贵阳交通站被国民党当局查封。至此,这座“红色枢纽”完成使命,在抗战历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75275130792716.jpg

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被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供图


抗战烽火已成过往,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上的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得以较好保存下来,1982年还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缮,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去年对外开放,成为贵阳红色文化新地标。


“我们将认真履行好党史部门职能职责,深入挖掘研究相关史实,讲述好交通站和革命先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光辉故事。”杨眉表示。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