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国资国企项目“矩阵”激活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25 19:21:38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1号炉166℃,2号炉1060℃。”7月盛夏,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现场,1号焦炉、2号焦炉如初升的太阳一般不断升温,为了能让焦炉早日达产,工人们一早就对设备开启全方位“体检”。


  贵州能源集团旗下贵州能源水城煤电化一体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2号焦炉烘炉工序完成,转入地下室正常加热,已具备装煤投产条件;1号焦炉预计在8月底具备装煤条件。


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现场


  从空中俯瞰,嵌构在群山间的200万吨/年煤焦化项目、2×66万千瓦先进煤电项目、800万吨/年铁路专用线项目、1060MWp新能源项目,组成了一座总投资198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更“链”起全省煤电、煤化工产业的崭新未来。


  全省国资国企聚集贵州经济工作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头号工程”,牢记“国之大者”、瞄准战略“靶心”,稳步推进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强的重大产业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矩阵”式激活发展新动能。


  锚定发展战略 项目投向精准结构趋优


  6月25日,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中的二期1060MWp新能源项目实现首次并网,并网的电力来源是一块块沿着山形铺就的光伏板。


  作为全省及贵州能源集团第二个单体百万千瓦级光伏项目,二期1060MWp新能源项目不仅将成为集团煤-焦-化-电循环链上的重要一环,还将以煤电与新能源“两个联营”为抓手,优化全省电源结构。


贵州能源集团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中的二期1060MWp新能源项目


  日前,省委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大力实施新能源产业引领支撑行动,深挖新能源资源开发潜力,打造西南区域电力枢纽,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现代能源体系,着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贵州能源集团加速转化存量项目落地的同时,正有序推进291个全年拟计划投资项目实施,彰显企业担当,助力全省新能源产业能级加快释放。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富矿精开”等重大产业发展战略,2025年,省国资委监管的24户独资、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拟投资计划中,“四化”类项目有474个,占年度投资计划的比率为44.52%,同比上升6.59个百分点;监管企业年度拟实施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134个。计划呈现投向更加精准、结构更加趋优的态势。


  加快体系升级 发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7月16日,国家数据局公布,由贵州大数据集团申报的贵阳市城市可信数据空间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试点。也就是说,作为试点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方,贵州大数据集团将凭借日益成熟的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在两年内,围绕智慧城市、文化旅游、低空经济等领域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助力贵阳打造西部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构建区域数据流通枢纽。


  7月初,由贵州磷化集团与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瓮福江山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首期项目核心——6.6万吨黄磷装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这一致力打造为国内首个“磷酸湿热并举、有机无机兼备、三酸两碱齐具”磷化工产业集群及工业4.0智慧化工产业园,正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引领,强力推进“富矿精开”,重塑磷化工产业发展逻辑。


瓮福江山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首期项目


  不论是以数智赋能引领支撑社会治理转型,还是“磷”基础构筑百亿级产业耦合生态,国资国企主动作为的产业变革,均体现在项目的前瞻规划和精准实施中。


  数据显示,2025年,省国资委监管的24户独资、控股企业投资的“六大产业基地类”项目386个,年度投资计划375.32亿元;富矿精开类项目222个,年度投资计划195.14亿元。


  在此基础上,省国资委将持续指导相关企业加快以项目化抢抓产业“风口”,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锻造基建长板 构筑经济发展“硬支撑”


  连日来,沪昆国家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段扩容项目(简称贵安扩容项目)上,一个个好消息陆续传来。


  十二标段项目下部结构全部完成,为后续架梁施工创造有利条件;配套项目——汇川区芝麻至山盆农村道路全部建成,未来将改善沿线乡镇交通运输条件……


  截至7月14日,这条由贵州高速集团牵头,贵州公路开发集团、中铁开投集团、中交建筑集团、中国铁建公司等国企、央企共同投资建设大项目,总体形象建设进度达95.27%,控制性工程百花湖特大桥总体形象进度达82.7%,项目路基形象进度达98.2%。


沪昆国家高速公路贵阳至安顺段扩容项目十二标段项目局部


  作为国发〔2022〕2号文件中明确的139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贵安扩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第一条智慧高速,道路所及之处产生的区域辐射力,对贵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加快黔中经济区建设等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


  铁路项目投资方面,贵州铁投集团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骨干支柱,谋划一批铁路专用线,力争开工盘北化工园区、瓮安裕能等铁路专用线,解决大型工矿企业、物流园区铁路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并以适度超前、重点推进为导向,加快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跨境运输保障,力争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突破4400公里。


  从公路到铁路,从水利工程到地下管网……为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高质量谋划好“十五五”发展,同时结合国家“两重”建设带来的新机遇,省国资委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突出促投资、稳增长、强牵引、利长远,有力构筑起经济发展“硬支撑”。


  新闻链接


央地协作强招商


  今年初,贵州磷化集团与贵阳市、中核华原钛白、中矿资源集团签订四方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开阳发展磷-硫-钛-铜-铁-锂-氟联产项目,总投资约331亿元。


  5月14日,贵州大数据集团与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多样化合作模式,共建大数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面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全域数字化建设,共同打造数字中国建设新样板、央地合作新标杆。



贵州大数据集团与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省国资委将央国企招商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与监管企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大力引进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省内外优强央国企资源投资贵州,引导优质资源向“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集中,推动全省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更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链。


  在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同时,省国资委还将持续在项目运行中加强“穿透性”监管,既发挥投资驱动作用,又坚持投资效益的“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切实做到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