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红色印记 | 红军与神兵
发布时间:2021-03-31 23:43:17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黔东这个地方,山大,交通闭塞,且背靠梵净山麓,前为天险乌江。在红三军到来之前,贵州正是军阀混战时期,各派军阀横征暴敛,苛捐杂税繁多。他们互相勾结,抢夺地盘,抓兵拉夫,打家劫舍,杀人如麻,终年狼烟四起,民无宁日。人民饱受国民党反动派、军阀、豪绅、地主的种种剥削压迫,为摆脱封建统治迫害,黔东地区广大农民普遍自发起来暴动,并于壬申年(一九三二年)组织起带有迷信色彩的“神兵”,历史上称之“神兵之乱”。旧《沿河县志》载:“政治不良,民不堪命,张羽勋练神兵于务川某洞中”(传说金鸡洞)。经三年之久煽传各方。初起于德江稳坪下枫溪、鹿井溪、殷家坝,印江县的何家庄、庹家寨、四坳口、架井田、宁家坪、旧寨坝、邱家寨、冉家坡、麻竹园、洪溪、胡家坝、罗伯辅、池坝等地。
神兵主要是附会神异,求神拜佛,招搅庶民,倡答变天,设立神坛,点香祷告,口念:“一炷香、香烟青,宴请西天佛祖下凡尘,请你下凡无别事,传授仙法救凡民。”自称“打不进,杀不进,一刀砍在肉上是个白印印。”神兵团纪律很严,凡参加者要举行仪式,每人捧上一碗清水,点香一炷,由神坛佛主主持,仪式开始,每人先喝一口水,然后把香头卡掉,口念:“一不贪财,二不贪利,如若贪财贪利,香头落地,人头落地!”这就是神兵的誓言。神兵队伍中提出的口号是:“灭兵,灭捐,灭税(抗兵、抗粮、抗税)。”以反对苛捐杂税为宗旨,其内部还制定了禁烟、禁酒、禁色、禁盗、禁赌五禁规章。
神坛内成份是复杂的,也难免混进一些坏人,但大多是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及小商小贩,他们构成了黔东神兵的基本队伍,还有一部分人也参加到神兵队伍中来,他们是白发苍苍的老叟、十来岁的儿童、尚未出嫁的姑娘,年过花甲的老妇,而青、壮年男子,则是神兵队伍的主力。神坛的农民,白天从农,晚上练武,一遇敌情,鸣锣集合,聚众出击。神坛内的组织系统也是严密的,佛主为神坛首领,封为英礼猴王,下设有神将,文武观音,大元帅,穿白小将,搜山虎;女神兵有七仙姐妹,何仙姑、穆桂英。男神兵装束是穿对襟衣,头扎白帕、腰系捆心绳;女神兵身穿白排子衣,头戴包头罗帕。武器大多是刀叉、镖杆、火枪,神兵的标志是大黄旗(帅旗)。到了一九三四年春,黔东大地,神兵蜂起,涉及务(川)、沿(河)、松(桃),德(江)和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县,设坛四十余个,神兵数万,他们假神自励,拿起刀矛,冲向军阀,冲向团匪、棒匪①,神兵团攻城陷镇,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好像什么力量也压抑不住。
神兵多次同敌人作战,不畏强暴,威名大振。反动派政府企图想讨平神兵,遂而用招安封官之策,其结果引火烧身。各县神兵乘机攻城宰吏,开仓济贫。德江神兵战绩最著。一九三三年元月,龙桥一带的神兵,打跨了贵州军阀改编后的一O四师沈文成部及十多名当地反动官吏;四月,稳坪一带神兵攻占区公所,开仓分粮万余斤;五月,全县神兵二千多人围攻县城三日,伪县长赵麟福弃城而逃,神兵占领县城,开仓济贫十余万斤,神兵公推梅天修为县长。据旧《德江县志》载:“……是时,神匪四起,连日攻城,政府当局,伤已溃退,神匪跟踪痛击,烧毁官衙数处。”在德江神兵的影响下,印江冉少波、宁国学,沿河的吴国成、安仲海等神兵首领也率领神兵向各自县城逼进。沿河神兵团同保安大队打一仗取胜。在淇滩抓住了伪区长肖克明(肖发尚),在河坝当众杀死,同时杀死了敌团长张西明。神兵在战术上是游击式的,时而分开,时而联合,相互支援。一九三四年正月上旬,沿河谯家伪区长张云佩率民团妄图一举踏平白石溪、照东岩等地的神坛,进而有攻打沿河县城之疑。由于这一带神兵的英勇反抗,打败了民团,击毙了张云佩。旧《沿河县志》载:“民国二十二年冬,进攻沿河,行至沙子场之水田坝,经廖怀忠部击之乃退,然四乡骚扰故……”。
黔东神兵的斗争进入高潮之时,震慑了贵州军阀在黔东的统治,四十三军军长李晓炎出任贵州省主席,立即派雷鸣九驻德江,因为这是神兵的策源地。雷鸣九急令伪县长罗雨生、地方军阀敖云堂限期消灭神兵。通过秘谋策划,派高登云任稳坪神兵区长,高声称是受县长委派来领导神兵的,望众兄弟多多包涵。各地神兵受了笼络,被地方豪绅地主控制了领导权,从此,广大神兵迷阵陷入。如印江县任瑞秋,板溪区人,曾任过旧垢坪县长,下野回乡后参与应坛,在神坛内有意挑拔,制造矛盾,致使神坛产生了内讧。印江袁义福、沿河吴国成趁神兵内讧之机,便由保董而跃为佛祖。由于神坛领导权被篡,神兵逐渐走向了低潮。当敌人进犯神坛时,没有力量还击。一九三四年春,德江县稳坪神兵首领张羽勋壮烈牺牲,部众兵散。印江县池坝村被黔军胡团长率兵浩劫,烧毁木房一百多栋四百多间。沿河县遭敌廖怀忠部围剿,神兵战败,敌放火烧了石凳头、火石堡、里户坪等设神坛的村寨,烧毁民房五十七栋,神兵战死二十人,伤三十多人。此时川军和黔军还不断控制神兵曾活动过的地区,四川的酉阳、秀山、贵州的松桃、思南等县,不同程度的受有株连。刹时间,整个黔东“天上乌云重乌云,地下土豪压穷人,滔滔乌江流血泪,巍巍梵净缠愁云”。
神兵的失败,在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目标,没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所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容易被地主豪绅收买利用,加之封建迷信色彩严重,斗争方式原始落后,神坛内阶级万分复杂,神坛领导不力,终于惨遭失败。失败后,有的被招安,有的神兵藏匿于深山密林之中,积蓄力量,伺机再起。
一九三四年五月上旬,红三军占领了四川彭水县城,这一消息很快传到沿河,隐蔽在乌江峡谷的神兵闻讯后,即推冉少波为代表去找红军。冉即由新滩顺江而下到彭水一带找红军,行至四川龚滩,听说红军离开了彭水西渡乌江入黔,神兵首领急行返沿。这时,沿河县城军政要员、地方豪绅已闻红军南上、军心大乱,无志守城。经过二十多天时间,六月一日,红军到达沿河县城。翌日,冉少波由四川酉阳南腰界翻越尾巴山,迂回沿河晓景长岗岭,终于打到了红三军。贺龙同志接见了冉少波,了解到黔东神兵的斗争情况,立即决定部队前往梵净山休整,行至刀坝时,群众一再挽留,休整了五天,后经神兵代表再三邀请,放弃去梵净山的休整,即向沙子坡进发。
六月十六日,红三军在沙子坡召开了群众大会。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以夏曦、贺龙、关向应、卢冬生同启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致印江德江务川沿河各县神坛诸同志书》。此布告最后指出:“我们相信神坛内的同志,必能接受我们的意见……”。收编的神兵,分别编为印德沿三个独立团,归黔东纵队领导,冉少波任师长,张金殿任副师长,政委熊仲卿、徐承鹏。在沙子坡、枫香溪两次改编中,贺龙、夏曦、关向应都亲自接见了神兵,表扬了神兵抗暴安民的斗争精神,红军对神兵非常热情,并杀猪宰羊欢庆神兵参加红军。当时神兵团中流行这样一首歌谣:
抗捐抗税起神兵,
神坛打散投红军。
红军来了分田地,
才是穷人大救星。
红军一来打火线,
不怕土豪搬救兵。
红军气势硬是大,
真正神兵数红军。
红军到了枫香溪短短两日,就有德江贫苦青年和神兵共约一千八百多人,分别在张金殿、张羽耀、张羽让等神兵首领带领下,经夹石、谢家渡、杨井坪、徐家岩等地,直奔枫香溪投靠了红军。接着,稳坪、杨河一带神兵也投靠了红三军。沿河县神兵在头领吴国成、安仲海带领下,印江县吾党寨神兵在胡天福带领下相继投入红军,编入沿河独立团。
八月二十一日,敌黔军军部通报神兵响应红三军及联川、湘军“围剿”电:“共匪大部,前经我廖、蒋、李各路进逼协剿,已向秀山、彭水、龚滩分窜。现仅有贺龙之妹贺兰英率七、八百匪,驻印属枫香溪与印、沿交界之谯家铺,神匪及其他土匪、滥军勾结响应,分扰沿、印、德属铅厂坝、白石溪、沙子坡、袁家湾、潮砥、淇滩等地。现令李指挥成章已率二、三两团并指挥杨昭卓旅长之张立功团,开赴思、德,联合杨、蒋协力清剿中。惟赤匪狡诈百出,零整时易,故特联合川、湘友军,积极整理团务,作根本防剿办法”。
在当时黔东特定环境下,红军改编了神兵,并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有的神兵还成了作战勇敢的红军战士。围攻冉家祠堂,消灭伪团总冉瑞廷武装,是红军在黔东特区采取的军事打击办法,干净、彻底、全部消灭一切敢于顽抗之敌的一个典型战例。它与红军在这里对一些过去为地主服务,但基本条件较好的神兵武装(如冉少波神兵团)采取分化、改编、改造的方针是切实可行的。
在土地革命中,黔东的神兵不是被消灭了,而是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是新生,是发展,是斗争形势的提高。神兵和红军形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神兵拥护红军,红军保护神兵”,所以,黔东老百姓又把红军称为“红色神兵”。
在黔东各次战斗中,神兵都是配合红军英勇作战,均获得重大胜利。
同年十一月下旬,红军撤离黔东沿河时,神兵又派出代表欢送。可是,由于后来敌情变化,红军走后,地方军阀反动派对神兵采取大屠杀的总方针,致使大多数神兵背井离乡,奔走石阡一带,于深山密林躲藏生存。直至一九三六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石阡时,神兵们才获得第二次生命,参加了红军,跟随长征。
原书注:
①棒匪:沿河土家族称之为棒老二。
《红三军在沿河》书籍,此书由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 1987年8月出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