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涵养文明新风 注入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5-05-13 15:40:22 来源:沿河融媒体中心

漫步城市街头,车水马龙秩序井然,老旧小区焕然一新,志愿服务开花结果,文明创建热潮涌动;步入乡村田园,村容村貌提颜增质,村规民约出新出彩,邻里之间热情融洽,文明力量润物无声……武陵深处,文明新风正在铜仁大地上强劲吹拂。


图片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对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红色旧址,要加强系统性保护。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要深化文旅体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


4月16日,铜仁市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加强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和文明新风培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从铜仁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红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等优势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奋力推动铜仁文化崛起,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大力整治滥办酒席、高价彩礼、薄养厚葬,弘扬孝道文化,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文明之花在城乡竞相绽放,绘就了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和谐画卷。


图片


展开新时代铜仁市精神文明建设新画卷,文明之花竞相绽放,新风正气更加充盈丰沛。


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河口村,党员老杨以身作则,将女儿婚礼费用从10万元压缩至5万元,在其带动下,全村今年简办红白事6起。该镇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健全“党建引领、群众自治、移风易俗”的乡风文明建设机制,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红白事操办标准,划定“彩礼不超过6万元、酒席不超过30桌、随礼不超过200元”等“硬杠杠”,让攀比更少,人情味更浓。


大龙开发区将小喇叭作为社区治理的“外宣窗口”,将文明创建标准解读、惠民政策发布、反诈知识科普等内容有机融合,条理式、口语化地进行广泛宣传,在村民早晨晨练或傍晚散步时刻响起小喇叭,为居民送上最新的政策信息和实用的科学知识。目前大龙开发区31个行政村(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已安装小喇叭200余个,实现村居全覆盖。


图片


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通过开办“春晖爱心超市”,建立完善积分兑换物品激励机制,将文明积分作为村民入党、提供“小康田园”就业岗位等各项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实施文明积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保障,而移风易俗则是塑造文明乡风的关键。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推行道德榜、光荣榜、红榜和“文明积分”等机制,深入挖掘村寨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各类先进典型,扎实推进“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推动群众文明素养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大提升。


图片


当文明成为习惯,新风成为自然,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就有了最持久的力量。良好的乡村环境,为农文旅融合提供了滋养的沃土。时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走进恬静悠然的村落,体验自然与文化交织的乡村生活,享受慢生活带来的安逸,在和煦清风中寻觅乡村的古韵之美。


在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石阡县国荣乡楼上古寨,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炊烟缭绕,这里有小桥流水、红墙黛瓦、千年古树、古典戏楼,也有仡佬印染、古法制陶、传统小吃、古酒酿造,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楼上古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出游的热门选择。


随着游客纷至沓来,村民们捕捉到了新商机,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村民周有权秉持着让游客玩好吃好的想法,在村里做起了牛肉汤锅生意,今年二月份开业以来,营业期间每天能挣600元左右。“我就想着让游客来我们这里,不仅能看得到美景,还要能尝得到乡味。”周有权说。


图片


作为百年历史古村落,楼上村至今仍保存着梓潼宫、明代马桑木民居建筑、戏楼书院等历史文物和人文景观,还有民间布绣、丝绣、木石雕刻等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楼上村以传统保护利用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依托“古村保护+农业生态+文化活化+生态旅游”的创新路径,守住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文化根脉,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路子。2024年,全村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村民人均收入达1.85万元。


图片


楼上村只是铜仁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地处黔湘渝三省市接合部的铜仁,山川壮丽、民风淳朴、文化多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全面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创新业态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乡村旅游兴起背后,是美好的乡村生活与文明的乡风紧密相连。如今,行走在铜仁的广袤乡村,文明乡风从一处美到一片美,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更让乡村振兴既有“面子”又有了“里子”。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铜仁市正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抓手,涵养文明新风,凝聚强大合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明活力。

编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新闻